实际工资变化是经济调整冲击的重要工具商业周期工资开发讨论历史悠久回溯到Keynes(1936年)及以后直至1990年代初期,多数宏经济论者相信总时序证据显示实值在整个商业周期相当稳定。Solon等(1994年)证明实值真实动向因组成偏差而在汇总数据中看不到基于微观数据的研究发现,工资实际上以顺周期方式变化,工资周期性因人口群而异最近的一项研究(Gartner等工资调整程度还取决于工厂是否应用集体谈判协议。与传统智慧形成对比的是,集体讨价还价并不导致失业率上升时工资下降死板性。

企业周期集体工资讨价还价和工委会作用分析使用大型关联雇主-雇员数据集西德(我们数据集包含约100万观察数据)。关注连续两年在同一工厂工作员工的工资变化经济形势指标使用区域失业率变化观察周期为1995-2004年,覆盖多个完整商业周期1995-1997年期间经济疲软,失业率上升因新经济兴旺,1997至2001年间失业率下降随着2001年新经济泡沫破解,失业开始再次上升。

德国产业关系体系以双重表示为特征,包括:

  • 工委会工作理事会在所有有5名雇员的机构中都是强制性的,但不是自动的,并拥有广泛的信息和咨询权,例如规划对工厂和人力规划结构的修改并拥有共同裁断权广大权利赋予工委会某种讨价还价能力,尽管形式上不允许它们就工资问题讨价还价。工厂中至少有5名雇员,约一半员工由工作委员会代表
  • 工会工会在部门或公司一级就工资讨价还价由此产生的集体协议分别覆盖劳动力的66%和8%

公司没有集体谈判和/或工委会,工厂中可能存在六大产业关系机制

观察所得周期性调整可能因小时工资或工作时数变化而发生从工人的角度来看,总收入比小时工资率更重要因此,我们分析每日收入而不是小时工资图1分别显示不同机制的工资变化开发(日志差异)。与预期的一样,当失业下降时工资增长更高,当失业上升时工资增长较低,但乍一看,各政体差异并没有明确模式

图1.开发实值变化 不同产业关系体系

注解:工资变化指连续两年日志工资变化

源码LIAB自算

多数工资周期性研究假设,对下降失业的工资响应同对上升失业的反应一样强强(和对立标志)。当我们强制实施对称工资响应时,我们无法根据产业关系体系识别工资周期性差异然而,当放松这一限制性假设时,现行讨价还价机制确实重要。图2显示这一点,它模拟实际工资对失业率变化的反应产生这些工资发展系数(无论在统计上是否重要)取自估计个体工人因失业率变化而增薪,从而控制性别和非德国公民身份、潜在工作经验、教育程度和职业状况十大类、部门附属级和企业规模类

图2.实值工资变化和不同产业关系体系中的失业变化

注解模拟工资变化(连续两年日志变化)对失业率变化(百分点)的反应

在所有劳资关系体系中,调整工资增长以降低失业率比上升失业率强更确切地说,下降失业导致所有劳资关系机制提高工资增长,但在单价工厂中,这种关系强于部门讨价还价工厂

令人惊讶的是,如果失业率上升,工资增长只有在部门或公司一级讨价还价时才会下降,而有明显证据表明,如果工资单讨价还价,工资僵化度会下降(即:工资不响应失业率变化)与Keynesian观点形成对比,即工会禁止裁薪下调工资僵化没有集体谈判的解释可以是雇主战略性人事政策,如防止代价高昂的波动并阻塞工人动机和生产率裁薪可能被工人评估为不公平并削弱他们的动机结果,效率工资和公平考虑导致工资向下僵化,即使在没有劳动力市场机构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见Bewley1999年)。

初见之明,人们可能不禁要问,集体讨价还价为什么没有这种公平性考虑。一种解释可能是,在德国,集体合同开标条款允许公司为保住工作而偏离部门协议(见Actison et al.2007年此外,超过40%的集体协议覆盖植物支付高于协议规定水平的工资,如果经济状况恶化,这些所谓的工资缓冲很容易减少(见Jung和Schnabel2011年)。基于这些原因,工人们甚至可能认为,面对失业率上升,低工资增长公平,在集体讨价还价的制度中公平。

有趣的是,对所有三级讨价还价而言,失业率变化对工资开发的影响不受工委会的存在影响。直接暗示这一点的是观察制度1和2间斜率分别为3和4间5和6间不变同时,应当指出个人讨价还价路径(表1和表2)几乎完全相同,即工作委员会是否存在无关紧要对比之下,我们发现工委会加薪与部门讨价还价(制度6路径比制度5高得多)。这表明企业工作理事会不能(或不)替代部门工会

结论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经验发现不支持凯恩斯模型的理论假设,即劳动力市场机构如集体工资讨价还价在失业率上升时导致下调工资僵硬性下调工资僵化 免得集体讨价还价德国集体工资契约导致较高工资水平,但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集体讨价还价不能怪罪于商业周期中造成工资不弹性

引用

Edison,JT,C Schnabel和JWagner(2007年)劳工研究杂志28318

BewleyTF(1999年)裁员期间为何不下降?剑桥 Mas

Gartner,H,Schank和CSchnabel(2012),“不同产业关系体系下的 wage周期性”,产业关系公元前

Jung、S和C Schnabel et德国工资缓冲劳工局25: 182-197

Keynes JM(1936年)通用就业理论、兴趣和钱伦敦

Solon,G,R Barsky和JA Parker(1994年),“衡量实薪周期性:Bias组成有多重要?季度经济学杂志109:126

3 045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