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xEU 全球经济 工业组织 国际贸易

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周期联动中的作用

跨国生产已成为企业服务国外市场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本专栏探讨了跨国公司在总体商业周期传导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所有外国跨国公司的综合影响很小,但很重要,约占一个典型国家生产率冲击的10%,并导致某种程度上更加同步的国际商业周期。

近几十年来,跨国生产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国际货物贸易,从某些方面来看,跨国生产已经成为企业服务海外市场的最重要手段。在许多发达国家,外国跨国子公司目前约占总产出的三分之一(例如Alviarez 2013)。

根据定义,跨国公司包括在多个国家的生产设施,因此很自然地推测它们对经济冲击的国际传播有影响。事实上,在过去30年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似乎经历了商业周期同步性的增加(Kose et al. 2008, Hirata et al. 2013),这段时间与跨国生产的急剧增长相吻合。然而,跨国公司与冲击传递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很好的理解。在微观层面上,关于跨国公司不同部门的活动在商业周期频率上如何相互关联的经验证据有限。在宏观层面上,跨国生产是否在数量上影响总体联动性还有待确定。

在最近的一篇论文中,我们使用新的公司级数据和定量多国模型来研究跨国公司在总商业周期传导中的作用(Cravino和Levchenko 2016)。我们的数据涵盖了2004年至2012年期间在34个国家运营的数百万家国内和跨国公司。该数据集的主要特点是包含了国内和外国所有权的信息。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母公司和附属公司的业务首次在同一数据集中进行观察,并通过时间和广泛的国家横截面进行观察。这些信息使我们能够研究微观层面,跨国公司不同各方之间的跨国合作。与此同时,这些数据涵盖了我们样本国家的大部分经济活动,从而有可能汇总公司层面的结果,并得出它们对商业周期共同运动的影响。

我们的分析分三个阶段从微观模式到宏观含义。首先,在公司层面,我们发现跨国子公司与其母公司之间存在很强的联动性:母公司销售额增长10%,子公司销售额增长2%。这种相关性是在使用来源-部门-目的地-部门年固定效应控制了部门和总体趋势之后计算出来的,因此它能捕捉到跨国公司内部联系的作用。

公司层面的估计表明,同一公司的各部门以商业周期频率共同移动。然而,正是因为它们是控制了非常详细的总体趋势而获得的,所以它们可能无法捕捉到在来源国的母公司之间普遍存在的冲击传递。考虑到这一点,在我们的第二步中,我们将跨国公司的销售额汇总到来源地-目的地水平(例如,所有在英国运营的美国跨国公司子公司的总销售额),并估计来源地-目的地增长率的变化是由来源地特定因素还是目的地特定因素驱动的。特定来源因素占双边增长率变化的10%左右,而特定目的地因素占18%。

我们分析的第三步,使用可以用于数据的多国模型,评估了这一现象对总商业周期传导的定量重要性。在该模型中,跨国公司与其海外子公司之间的联营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子公司的生产率受到母公司生产率的影响。特别是,外国子公司的生产力是特定于源的组件和特定于目的地的组件的组合。源组件相对于目标组件的相对重要性是由我们用数据规范的一个关键参数来控制的。在该模型中,跨国公司对冲击在各国之间传递的贡献程度由以下因素驱动:

  1. 企业的技术冲击有多少来自来源国,而有多少来自目的地国;
  2. 双边跨国公司在经济中的份额分配;而且
  3. 一般均衡效应。

我们估计,20%至40%的外国子公司的冲击来自来源国。跨国公司的生产份额直接取自数据。最后,一般均衡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一个综合参数,该参数综合了中间产品的替代弹性和弗里希劳动力供给弹性。我们使用这些弹性的微观估计值对这些参数进行基准测试,并检查结果对替代值的敏感性。

我们使用校准模型进行量化练习,以衡量跨国公司在冲击跨国家传播中的重要性。首先,我们追踪生产率冲击在各国之间的传播。表1的第一行总结了1%的冲击对世界其他地区(不包括上述国家)生产力的影响。在世界其他地区,1%的生产率冲击会使平均国家的生产率提高0.12%,而在爱尔兰、荷兰和斯洛伐克等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生产率会提高0.2-0.35%。

表1.模拟目的地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变化,由于1%的冲击来源

不足为奇的是,单个来源国冲击的外部影响要小得多。这是因为,尽管所有外国跨国公司在一个典型国家的总产出中占很大一部分(近三分之一),但单个国家的跨国公司在总体上的重要性往往要低得多。如表1的其余部分所示,在四个最重要的来源国(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如果冲击使其中一个国家的GDP增加1%,样本中其他国家的产出就会增加0.01%到0.02%。对其他来源国的冲击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来自其他来源国的跨国子公司在一个典型目的地的产出份额往往很小。

我们还使用该模型来计算每对国家之间的商业周期相关性,假设原始生产率冲击是不相关的。这是对在观察到的跨国活动水平下,纯粹由冲击通过跨国公司传播所产生的相关性的评估。模型隐含相关性的变化完全由跨国公司产出份额的模式驱动。一方面,在大多数国家对中,双边跨国公司的份额很小,因此模型产生的商业周期联动性很小——在国家对的全样本中,模型隐含相关性的平均值为0.01。另一方面,对于涉及跨国公司主要来源或主要接受国的国家对,该模型产生了数据中观察到的10%至25%的相关性。此外,在国家对的横截面上,模型隐含相关性与数据中的GDP相关性具有正的、高度显著的关系。

结论

我们从这些研究中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所有外国跨国公司的综合影响虽小,但意义重大,约占一个典型国家生产率冲击的10%,并导致某种程度上更加同步的国际商业周期。不同国家的影响差异很大。跨国公司存在所引起的冲击传递和积极的商业周期相关性在涉及最重要的来源国和目的地国的国家对中明显可见。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双边份额很小,大多数个别国家对之间的总体相互依赖程度很低。

参考文献

Alviarez, V(2013)“跨国生产与比较优势”,12月,mimeo,密歇根大学。

Cravino, J和A A Levchenko(2016)“跨国公司与国际商业周期传导”,经济学季刊,即将到来。

平田,H, A Kose和C Otrok (2013)“区域化与全球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文件13/1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Kose, M A, C Otrok, E Prasad (2012)《全球经济周期:趋同还是脱钩?》国际经济评论,53(2): 511 - 538。

945年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