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xEU 发展 国际贸易 生产力和创新

学习vs偷窃:市场份额重新分配对印度生产率增长有多重要?

人们普遍认为,贸易自由化可以提高生产率。问题是如何做到。早期的文献强调了企业“学习”提高生产力的作用,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生产力更高的企业正在从生产力较低的企业那里“窃取”市场份额,从而提高了整体生产力。本专栏展示了1991年以来印度贸易自由化的证据,为两者找到了证据,但认为学习比偷窃更重要。

人们普遍认为,贸易自由化有可能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但这是通过什么机制发生的呢?早期的文献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即贸易可以使现有企业通过增加管理努力、获得高质量的中间投入、增加规模经济等等来“学习”提高生产率(柯登1974年、格罗斯曼和赫普曼1991年、赫普曼和克鲁格曼1985年)。相比之下,“新、新”贸易理论强调市场份额重新分配的重要性。也就是说,生产效率最高的公司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公司“窃取”市场份额,而生产效率最低的公司则被迫出局(Bernard et al. 2003, Melitz 2003)。

在最近的研究中(Harrison et al. 2011),我们利用印度的一个重大贸易自由化事件来测试这些机制在推动整体制造业生产率增长方面的重要性。

印度的贸易自由化:一项政策实验

1991年以前,印度的贸易制度非常严格,制成品的平均最终产品关税约为95%。1991年,经济和政治冲击- -即石油价格上涨、汇款减少、国外需求减少和不稳定的政治气候- -造成了国际收支危机(Topalova和Khandelwal即将出现)。印度政府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援助,条件是印度必须进行几项改革。

在1990年至2004年期间,制成品的关税税率(最终产品关税)得到降低和协调,最终产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从1990年的95%以上降至2004年的30%。同样,制造业使用的中间投入的关税税率(投入关税)在此期间也大幅下降。同时出台了其他几项改革措施,包括放开外国直接投资,取消许多行业对经营许可证的要求(即“特许”)。表1显示了这些政策变化随时间的演变。

表1。1985-2004年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和宽松政策的演变

一年

最终货物关税(%)

输入关税(%)

外国直接投资自由化产业的一部分

精炼工业的比例

1985

88.98

58.38

0.00

0.34

1986

95.72

60.86

0.00

0.35

1987

95.08

59.16

0.00

0.35

1988

95.19

59.88

0.00

0.35

1989

95.90

59.99

0.00

0.36

1990

96.04

60.00

0.00

0.36

1991

96.04

59.99

0.36

0.84

1992

63.50

39.98

0.36

0.84

1993

63.92

38.69

0.36

0.85

1994

64.44

37.43

0.36

0.85

1995

53.41

30.20

0.36

0.85

1996

42.09

22.84

0.36

0.85

1997

34.01

18.45

0.43

0.89

1998

34.58

19.14

0.43

0.93

1999

35.60

20.24

0.43

0.93

2000

35.05

21.29

0.93

0.93

2001

34.18

20.63

0.93

0.93

2002

30.67

18.84

0.93

0.93

2003

30.81

18.94

0.93

0.93

2004

30.82

18.96

0.93

0.93

资料来源:作者基于Aghion等人(2008)、联合国贸发会议培训数据库和印度政府的各种出版物的数据进行计算。

这考验了再分配在印度的作用

图1显示了1985年至2004年间印度有组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有组织的制造业主要由雇员超过10人的公司组成,约占制造业产出的80%。图1显示了基于Olley和Pakes(1996)提出的分解的三种生产率度量:

  • 总生产力(公司层面的生产力总和,以每个公司的市场份额加权),
  • 平均生产力(公司水平生产力的未加权总和),和
  • 再分配(公司层面生产力和市场份额之间的协方差)。

1985年,生产力正常化为零,因此生产力水平的变化可以解释为1985年以来的增长。

图1。1985年至2004年全印度全要素生产率。

注:竖线表示1991年改革的开始。来源:作者的计算,基于行业年度调查的数据。1995-1997年的数据被省略了,因为缺乏这些年的可比公司级数据。

从1985年到2004年,总生产力增长了19%,这意味着平均每年增长近1%。当我们把这段时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时,几乎所有的增长(17%)都可以归因于平均生产率的增长,而不是重新分配。然而,图1表明在1985年到2004年之间有三个不同的阶段。

  • 首先,从1985年到1990年,平均生产率增长了8%以上,而再分配部分实际上下降了6%以上,这表明生产率较高的公司把市场份额拱手让给了生产率较低的公司。
  • 从1991年开始,这一趋势发生了逆转:平均生产率下降,而再分配生产率大幅上升。
  • 然而,到1998年,平均生产率的提高再次成为推动总生产率增长的更重要因素。再分配生产力大致保持在1992年至1993年期间的水平,但没有进一步上升。
政策改革能解释多少生产力增长?

然后,我们在不同的改革之间进行一场“赛马”,以探索它们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解释生产率增长。我们利用了不同行业的改革不同这一事实,采用了“差异中的差异”的方法。例如,我们比较了关税削减幅度相对较大的行业和关税削减幅度相对较小的行业之间的生产率变化。这一策略使我们能够控制在同一时间以相同方式影响所有行业的宏观经济变化。此外,改革是由外部需求推动的这一事实减少了行业因政治原因被纳入改革的机会。

表2总结了我们的结果,显示了每种生产力类型(总生产力、平均生产力和再分配生产力)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用1985年到2004年的政策改革来解释。研究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尤其是投入关税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总生产率增长的原因。最终产品关税平均下降60个百分点意味着总生产力和平均生产力将增加约3%,而投入关税平均下降40个百分点意味着总生产力和平均生产力将增加近22%。外国直接投资自由化也发挥了作用,意味着总生产率增长了2.2%,平均生产率增长了4.6%。不同行业的政策差异无法解释改革后最初几年在重新配置生产率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然而,这些政策确实解释了平均生产率的提高,这是这一时期总生产率增长的更重要驱动因素。

表2。政策改革的作用

最终货物关税下降

投入品关税下降

外国直接投资自由化

Delicensing

总生产力

3.2%

21.8%

2.2%

-0.4%

平均生产率

2.6%

21.7%

4.6%

0.2%

重新分配

0.6%

0.2%

-2.3%

-0.6%

注:政策变化所隐含的生产力增长。粗体值表示基础回归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现有企业变得更有生产力,平均生产力就会提高,但如果相对低效的企业退出,或者相对高效的企业进入,平均生产力也会提高。尽管在我们研究的大部分时间内,企业标识符无法用于有组织的行业数据,但我们通过匹配调查期间的各个公司,构建了一个面板数据集。尽管这个小组不能代表整个有组织的制造业部门,但它让我们能够在一些相对大型的制造企业中分离出企业内部生产率的变化。在这些企业中,我们发现最终产品关税、投入关税和外国直接投资改革分别使企业内部生产率提高了2.4%、6.6%和2.9%。

我们的研究结果支持了市场份额重新分配在生产率增长中的重要性。然而,在印度的例子中,我们表明,这种再分配只在主要的贸易自由化时期的开始是重要的,在1985年至2004年的20年期间,平均生产率的提高在决定总生产率增长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Aghion, Philippe, Robin Burgess, Stephen J Redding和Fabrizio Zilibotti (2008),自由化的不平等效应:来自印度执照制度瓦解的证据,《美国经济评论》,9月,98(4):1397-1412。

(2003):《国际贸易中植物与生产力的关系》,《美国经济评论》第4期,第1268-1290页。

柯登,W Max(1974),《贸易政策与经济福利》,克拉伦登出版社。

格罗斯曼、吉恩和埃尔哈南·赫普曼(1991),《全球经济的创新与增长》,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Harrison, Ann E, Leslie martin和Shanthi Nataraj(2011),“学习与窃取:市场份额重新分配对印度生产率增长有多重要?, NBER工作报告16733。

Helpman, Elhanan和Paul R Krugman(1985),《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与国际经济》,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陈晓明、陈晓明(2003):“贸易对产业内再配置和产业生产率的影响”,《经济研究》第4期:369 - 369。

(2004):《我国电信设备产业的生产力动态研究》,《经济研究》第4期,第1期。

Topalova, Petia和Amit Khandelwal(即将出版),“贸易自由化和企业生产力:印度的案例”,《经济和统计评论》。

1050年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