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Stock_35808246.jpeg
VoxEU 经济历史 金融市场

长期来看,推动大宗商品价格涨跌的因素

对于推动大宗商品长期价格的各种因素的重要性,人们缺乏共识。本专栏分析了1870年至2015年间15种商品的价格和产量的新数据集,包括金属、农产品和软性商品。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需求冲击,在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中造成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冲击越来越重要,而大宗商品供应冲击则变得不那么重要。

了解大宗商品价格涨跌的驱动因素对全球经济至关重要。商品消费国和商品生产国的实际收入和福利的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这些价格(Bernanke 2006)。它们对特定国家的收入分配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差异很大,这可能会引发国内冲突(Dube和Vargas 2013年)。大宗商品价格的长期驱动因素对阻碍增长和促进增长的制度的形成和持续具有严重影响(van der Ploeg 2011年)。

但尽管如此,外部旁观者——无论是学者、普通公众、投资界还是政策制定者——在确定各种力量在决定大宗商品价格涨跌方面的重要性上仍存在分歧。了解哪些冲击驱动了这些事件以及它们持续的时间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环境和资源政策的制定,以及(也许最重要的)全球经济资源部门的投资决策都很重要。

尽管石油市场建模的文献研究了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的少数繁荣和萧条(例如Kilian 2009, Kilian和Murphy 2014),但我们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分析基于1870年至2015年15种谷物、金属和软商品的实际价格和产量的新数据集(Jacks和Stuermer 2018)。世界需求的意外变化同时影响所有商品价格。纵观历史,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的大宗商品总需求冲击推动了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因此,中国近期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并不是一个新现象。

大宗商品价格的长期冲击和识别

一个包含15种大宗商品(大麦、咖啡、铜、玉米、棉花、棉籽、铅、大米、黑麦、钢铁、糖、锡、烟草、小麦和锌)过去145年全球产量和实际价格的新数据集(见图1)汇集在一起,代表2015年超过2.5万亿美元的年生产总值。所选的商品市场表现出使这种长期分析可行的特点:产品高度同质化,长期有证据表明世界市场一体化,没有迹象表明商品的使用方式有突然变化。因此,它们具有原油或铁矿石等大宗商品最近才获得的优良特性。

图1繁荣和萧条并不是新现象

笔记:该数字描述了1870 - 2015年(100 = 1900)的年度实际价格指数。
:杰克斯和施图尔默(2018)。

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大宗商品价格的涨跌是由意料之外的供需冲击驱动的。例如,大宗商品供应冲击可能是由于卡特尔行为、自然灾害或罢工导致的产量意外下降,这将使供应曲线向内平移,并在短期内提高价格。相比之下,大宗商品总需求冲击可能会同时影响对许多不同商品的需求。例如,在过去20年里,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对铜、棉花和大米等多种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长超过预期。

在构建我们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以理解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活动时,我们假设,正的大宗商品总需求冲击会引发对新的生产能力和提高生产率的技术创新的投资,使最初的冲击对全球产出产生长期影响。相比之下,我们假设大宗商品供应冲击只会在数年内影响全球产出。任何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原因的冲击都被称为特定于大宗商品的需求冲击。这种类型的冲击被认为只会影响产能利用,对大宗商品生产或全球产出不会产生长期影响。

解释了繁荣和萧条

我们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使我们能够确定每种类型的冲击对实际商品价格随时间变化的贡献。图2是一个反事实的模拟,模拟了特定商品的价格轨迹,仅在累积的总商品需求冲击存在的情况下。

出现的集体故事表明,尽管大宗商品总需求冲击对价格的影响程度不同,但它们对实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几乎是同时的。这表明,大宗商品总需求冲击可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此外,这种解释与经济史对全球产出变化的解释是一致的。

我们的历史分解始于1875年,当时在第一次大萧条(但在某种程度上被遗忘了)期间,由于大宗商品总需求冲击对价格的负面累积影响,价格受到打压。随后大宗商品总需求冲击的影响与我们对主要经济体商业周期的历史认识一致。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初,由于(第二次)大萧条减少了全球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实际价格大幅下跌。

二战后,随着欧洲大部分地区和日本的再工业化和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随后东亚四小龙的经济转型,正向的大宗商品总需求冲击导致了实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和90年代末,大宗商品总需求明显受到负面冲击,分别对应于1974年和1981年的全球衰退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紧随其后的是上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出现的一系列正大宗商品总需求冲击,原因是在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下,全球经济出人意料地强劲增长。最后,全球金融危机挥之不去的影响在剧中也清晰可见。

图2大宗商品价格会同时对需求冲击做出反应

:杰克斯和施图尔默(2018)。

需求主导供应

我们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进一步允许我们按商品类别和期间分解实际商品价格的变化。从1871年到2015年,大宗商品总需求冲击解释了31%的实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而特定于大宗商品市场的需求冲击解释了49%(表1,Panel A)。因此,这两种类型的冲击造成了相当一部分(80%)的实际大宗商品价格长期波动。相反,大宗商品供应冲击起着次要和短暂的作用,只能解释20%的变化。

表1不同类型的冲击可以解释不同时代的繁荣和萧条

:杰克斯和施图尔默(2018)。

基于全样本的三个子时期的平均值(见表1,小组B至D)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供应冲击的重要性已经下降,其平均份额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24%下降到二战后的18%。与此同时,总大宗商品需求冲击的平均占比从一战前的27%上升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30%和二战后的34%。

降低更长时间?

在考察了不同类型商品的长期实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驱动因素后,总体大宗商品和特定大宗商品需求冲击似乎在驱动实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方面强有力地主导了大宗商品供应冲击。这些结果表明,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2010年代初,由中国造成的大宗商品需求冲击对价格的影响已经完全消失。此外,在没有其他任何意料之外的积极大宗商品需求冲击的情况下,目前的价格似乎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在较低水平,尤其是在目前全球增长可能减速的环境下。因此,大宗商品出口国最好系紧安全带,为大宗商品实际价格长期低迷做好准备。

作者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其所属机构的观点。

参考文献

伯南克,B(2006)”能源与经济他在芝加哥经济俱乐部如是说。

Dube, O和J F Vargas(2013),“商品价格冲击和国内冲突:来自哥伦比亚的证据”,经济研究综述80(4): 1384 - 1421。

Jacks, D S和M Stuermer(2018),“什么驱动商品繁荣和萧条?”香港货币研究所,工作文件23/2018。

Kilian, L(2009),“并非所有的油价冲击都是相似的:原油市场的需求和供应冲击,”美国经济评论99(3): 1053 - 69。

Kilian, L和D P Murphy(2014),“库存和投机交易在全球原油市场的作用,”应用计量经济学杂志29(3): 454 - 78。

Van der Ploeg, F(2011),“自然资源:诅咒还是祝福?”经济文献杂志49(2): 366 - 420。

3823年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