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Stock_195221648.jpeg
VoxEU 迁移

文化对储蓄行为很重要

先前的研究表明,除了其他因素外,储蓄率受到人口和收入等因素的影响,但不同社会之间储蓄率的很大一部分差异仍然无法解释。本专栏使用了英国三代移民的数据,以证明文化是跨国储蓄行为差异的一个重要解释。因此,在设计储蓄激励措施时,应考虑文化因素。

储蓄是经济活动和增长的重要动力,也是确保养恤金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帮助确定国际贸易平衡的重要动力。我们知道,储蓄率受到人口统计学(Cigno和Rosatti 1996)、收入和增长率差异(Laitner 2000, Edwards 1996)、社会保障和税收体系类型(Kotlikoff 1989)、房价差异(Case et al. 2005)和金融自由化(Bandeira et al. 2000)的影响。但是,即使在控制了这些协变量的差异之后,不同社会之间储蓄率的很大一部分差异仍然无法解释。一种解释可能是储蓄也是由特定文化的规范决定的。

“文化拯救动机”

之前的研究(Carroll et al. 1994)无法找到文化储蓄动机的证据。他们使用来自加拿大家庭支出调查的数据来研究加拿大第一代移民的储蓄行为,并测试储蓄率是否因原籍地而有系统地变化。但样本很小,作者只知道广阔的地理区域,而不知道原产国,也没有控制财富。

在我们最近的研究中(Costa-Font et al. 2018),我们通过观察英国三代移民的储蓄行为,重新审视了文化储蓄动机。英国是最大的移民接收国之一,移民来自许多国家。

这种策略减轻了(尽管不能完全消除)移民带来的选择和破坏问题。我们可以控制财富,可以获得关于实际储蓄和自我报告储蓄的详细信息。我们用1990年到2010年的储蓄率除以GDP的比率作为文化的代表。我们将在数据中发现的移民行为与原籍国储蓄率之间的关联归因于移民群体之间文化信仰的差异。

移民是一种自然的实验

尽管移民离开了决定他们储蓄行为的经济和制度条件,但他们带来了他们的文化信仰。如果母国总水平的储蓄/国内生产总值解释了东道国储蓄结果的变化,即使在控制了各自的经济属性之后,也只有该变量的文化组成部分可以对这种相关性负责。

这是因为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现在在英国拥有相同的经济和制度环境。我们可以将不同世代储蓄行为与原产国储蓄结果的相关性归结为代际文化传播。

证据表明了什么?

来自高储蓄率文化的移民在英国也有较高的储蓄率。这一发现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中尤为明显。它甚至出现在第三代中(图1)。

图1第三代移民在英国的储蓄率与母国的储蓄率相关

: Costa-Font等(2018)。
笔记:第三代移民的Log(储蓄金额)是自报的每月储蓄金额除以家庭每月净收入的对数。原籍国的储蓄率表示1990-2010年国内总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率。

回归估计表明,原籍国储蓄率的一个标准差变化与第一代储蓄率增加0.051个标准差、第二代增加0.040个标准差、第三代增加0.025个标准差相关。这种影响在几代人之间有所下降。这种效应大约是大学学位效应的40%,是收入效应的50%。这一结果并未因排除小国而受到影响。我们排除了自我报告偏差,因为当储蓄是用财富信息来衡量的时候,这种效应仍然存在。

这意味着什么?

普遍的证据表明,文化对储蓄行为没有影响。但我们发现了符合文化拯救动机的证据。这意味着,当我们设计储蓄激励时,我们应该考虑文化因素。

参考文献

Bandiera, O, G Caprio, P Honohan和F Schiantarelli(2000),《金融改革增加还是减少储蓄?》《经济与统计评论》82(2): 239 - 26所示。

卡罗尔,C D, B K Rhee和C Rhee(1994),“文化对储蓄有影响吗?”一些代表性的证据”,经济学季刊, 109(3): 685 - 699。

凯斯,K E, J Quigley和R J Shiller(2005),《财富效应的比较:股票市场和住房市场》,宏观经济学的发展5(1): 1235 - 1255。

Cigno A和F C Rosati(1996),“共同决定储蓄和生育行为:德国、意大利、英国和美国的理论和估计”,欧洲经济评论40(8): 1561 - 1589。

科斯塔- font J, P Giuliano, B Ozcan(2018),“储蓄行为的文化起源”,《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13 (9): e0202290。

Edwards, S(1996),“为什么拉丁美洲的储蓄率如此之低?”国际比较分析”,发展经济学杂志51(1): 5-44。

希金斯,M(1998),“人口统计学,国民储蓄和国际资本流动”,国际经济评论39(2): 343 - 369。

Kotlikoff, L J (1989)储蓄是由什么决定的?,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赖特纳,J(2000),“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2000)”,《经济研究评论》, 67(3): 545 - 561。

马森,P R, T Bayoumi和H Samiei(1989),“关于私人储蓄决定因素的国际证据”,《世界银行经济评论》12(3): 483 - 501。

6839年读

Baidu
map